杜运威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抗战词坛词人晚清抗战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韵文学刊》《史志学刊》《贵州社会科学》《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清淮安“山阳诗群”的生成与质实诗风的建构
《中国韵文学刊》2023年第1期75-80,共6页丛海霞 杜运威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21SJA1800);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JSSCBS20211173)。
潘德舆倡导的“质实”理念既充分传承了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又符合彼时社会动乱、人心思变的社会趋势,更是勾连起淮安文化融通南北的节点。该理念得到了鲁一同、吴昆田、丁晏、王锡祺、高士魁、丁寿祺、徐登鳌、杨庆之、孔继镕、刘湘云...
关键词:山阳诗群 质实诗风 潘德舆 淮安诗歌 
论民国“守四声”风气的生成演变与午社词人的拨乱反正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39-44,共6页马大勇 杜运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词史研究"(10CZW035);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6122)
晚清民国时期,词坛掀起"选涩调,守四声"创作风气,不可简单将其等同于"梦窗热",二者既紧密联系,又有异同。前者是后者声律层面的重要特征,后者加快了前者产生与传播的步伐;但"守四声"并不局限于梦窗一家,且其生成演变的主要因素是民国词...
关键词:四声之争 午社 梦窗热 朱祖谋 拨乱反正 
古代“秘书”参谋职能探析
《办公室业务》2016年第23期19-20,共2页杜运威 
秘书是一个能够追溯到殷商时期的古老职业,主要为领导出谋划策,处理各种大小事务,更像谋士、谏臣,其参与政治的职能也更为明显。本文以古代秘书为例,探究他们是如何发挥其参谋职能,借此为现代秘书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古代 秘书 参谋 职能 
论抗战时期南社词人及其词风被引量:3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4-20,共7页杜运威 
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6122)
由于群体性活动的停止,"后南社时代"的文学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词更是少有关注。实际上,抗战时期的南社词人不仅勇敢地承担起鼓吹抗战、批评时政等时代赋予文学的艰难使命,还创作出诸多感人肺腑、贴近民生的"词史"巨制。战争对南...
关键词:抗战文学 南社 抗战词 词风 
论《山阳诗征续编》与淮安文学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29-32,共4页杜运威 张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ZW035)
清代淮安文学昌盛,但还未见较为系统的地域诗话著作。《山阳诗征续编》中所收的各种评语、案语、论诗绝句等诗话史料甚为丰富,对认识特定时期淮安府的文学地位、文学活动和文学取向意义深远。通过对续编人物传记及诗歌标题尊称的梳理,...
关键词:《山阳诗征续编》 淮安文学 王锡祺 徐嘉 
论《山阳诗征续编》与淮安文学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531-534,共4页杜运威 张敏 
《山阳诗征续编》不仅是一部地域诗歌选集,其保存的评论、传记等史料还具有重要的文学文献价值。清代淮安文学昌盛,但还未见较为系统的地域诗话著作。《山阳诗征续编》中所收的各种评语、案语、论诗绝句等文学批评史料甚为丰富,其价值...
关键词:《山阳诗征续编》 淮安文学 王锡祺 徐嘉 
论卢前《中兴鼓吹》的词史价值被引量:4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杜运威 马大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词史研究"(项目编号:10CZW035)
卢前以"天下兴亡、匹夫责在"的豪情壮志和"诗有史,词亦有史"的文体观,创作出抗战文学史不应忽视的重要词集《中兴鼓吹》。内容上,它刻画抗战时事最为完整深刻,尤其对中华民族抗日英雄事迹的歌颂成为其开拓新词境的重要特质,使词承担起...
关键词:卢前 《中兴鼓吹》 抗战词坛 
博采众家 创新体例——论清代方志学家杨芳灿
《史志学刊》2016年第2期78-81,共4页杜运威 
杨芳灿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方志学家,编有《灵州志迹》、《四川通志》等,现从《芙蓉山馆志序存稿》中发现数条材料,证明嘉庆《南溪县志》亦为其所作。在编撰地方志上,芳灿博采众家,融通古今,注重体例架构的精细与创新。他将杂传分入职官...
关键词:杨芳灿 《灵州志迹》 《四川通志》 《南溪县志》 
论抗战时期旧体诗词的时代使命——以《民族诗坛》为中心被引量:1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1-18,共8页杜运威 
作为传统文化"代言人"的旧体诗词在抗战时期有重要价值和广泛影响。其与时代互动的主要媒介是报刊。《民族诗坛》是此期阵容最强、受众范围最广的旧诗刊物。他秉着"以韵体文字发扬民族精神,激起抗战之情绪"的宗旨,彰显古典诗词的抒情感...
关键词:抗战文学 旧体诗词 时代使命 《民族诗坛》 卢前 
杨芳灿词辑佚及其价值被引量:2
《嘉兴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48-51,共4页杜运威 丛海霞 
《全清词·雍乾卷》收杨芳灿词297首,但尚有遗漏。从《吟翠轩词》《真率斋初稿》《芙蓉山馆词稿》《荆圃唱和集》等辑得漏收词作263首,并在系统梳理杨芳灿词集版本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各词集漏收情况。
关键词:《全清词》 杨芳灿 辑佚 词集梳理 价值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