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山东滕州277599
出 处:《中国卫生工程学》2023年第2期246-24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摘 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42例。均接受直线加速器强调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分别于治疗前、4个疗程结束后行动态增强MRI扫描,记录容量转移常数、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根据肿瘤直径变化,评估患者的疗效,将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患者纳入有效组,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患者纳入无效组。进行2年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42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均完成放疗和化疗,其中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16例、疾病稳定7例、疾病进展0例,治疗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83.33%(35/42)。将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的35例患者纳入有效组,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的7例患者纳入无效组。2年随访期间生存30例纳入存活组,死亡12例纳入死亡组。治疗前,有效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高于无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有效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低于治疗前,无效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高于治疗前,有效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低于无效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后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容量转移常数预测食管癌疗效的AUC值为0.840,治疗后容量转移常数预测食管癌疗效的AUC值为0.894。治疗前,存活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高于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存活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低于治疗前,死亡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高于存活组,存活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后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