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的文化转向:发掘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传播研究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婧 张镜[3] 王浩旭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与沟通中心 [2]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4]清华大学日新书院

出  处:《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5期91-98,共8页News and Writing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ZDA3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欧美知识界、思想界的学术生产向西方媒体报道中国输出了“常识”与“元认知”。然而,西方学术界对中华文明却存有系统性误读。误读的产生既与全球帝国主义时代的霸权相关,也同20世纪80年代我国复兴的传播学相对聚焦媒介呈现、研究层面偏向实证和微观,缺乏对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互鉴的解释的主动权有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以及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为响应国家“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背景下,本研究认为,国际传播研究应拓宽时空维度,实现文化或者文明的转向,即在文化历史唯物主义的启发下,从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出发,挖掘形而上和形而下相结合的、作为活的生活方式的物质媒介,探索、挖掘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传播研究。

关 键 词:国际传播 文明交流互鉴 文化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性 

分 类 号:G21[文化科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