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湘 Chen Xiang
出 处:《贺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97-105,共9页Journal of Hezhou University
摘 要:《手》是抗战时期艾芜在桂林创作的短篇小说,文中各人物就杨冬生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实时空中的作者也在皮里阳秋式的叙述中参与对话并表态。《手》之于人性负面的暴露与批判同艾芜早期在《山峡中》对理想人性的正面歌颂形成对话,构成了其启蒙话语的一体两面。而抗战时期艾芜小说创作中的人性视点和启蒙议题,与“救亡”话语得到了有效对话与纽合,彰显了艾芜创作的厚度与深度。“对话”不仅是艾芜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也是艾芜积极、敞开的创作人格的体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