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病理科,深圳518100
出 处:《中华病理学杂志》2023年第5期535-53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4441)。
摘 要:细胞死亡与肿瘤的关系在科学界有很多误解,并产生大量悖论。主流观点认为,癌基因激活导致细胞死亡减少,从而导致细胞总量的增多而发生肿瘤。本文从病理学的角度阐释病理形态学的"坏死"与细胞生物学以"坏死"而死亡的细胞死亡方式的概念区别,细胞自噬对细胞寿命的影响以及抑制肿瘤作用的原理。本文从病理学的事实并结合文献论述"抗凋亡"并非肿瘤的特征。细胞死亡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不是抑制而是促进。几乎所有的致癌因素都可诱发细胞凋亡而非使细胞长寿。与主流的理念相反,促凋亡的基因具有促癌作用,而抑凋亡的基因和细胞保护因素具有抑癌作用。总之,非生理性的细胞死亡是促肿瘤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