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历史经验回眸--20世纪80年代中国偶动画表演民族化生成路径探幽  

A Review on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Chinese Animation--Exploring the Nationalization Path of Chinese Puppet Anim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198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雨橙 Cui Yucheng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  处:《当代动画》2023年第2期61-68,共8页Contemporary Animation

基  金:2020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动画电影神话类型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0SKGH1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中国动画百年光辉历程中,偶动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偶动画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探索民族化,于20世纪80年代创生为一种具有中国艺术特色的动画品种。其中,“夸张”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偶动画表演民族化的主要特点,其生发于20世纪50年代的外来影响,并经历了“十七年”时期的内部转化,最终得以为偶动画确立民族化的主体地位。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尝试提炼偶动画民族化实践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与艺术经验,为理解中国动画民族化的发展提供一条可参照的途径。

关 键 词:20世纪80年代 中国偶动画 动画表演 捷克斯洛伐克动画 民族化 

分 类 号:J954[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