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湖北宜昌443002
出 处:《两岸终身教育》2023年第2期74-80,共7页Cross-Straits Lifelong Education
摘 要:有关俞大猷的重新发现和解释是一件颇有意味的诠释学事件。曾纪鑫作品《抗倭名将俞大猷》基于系列新史料,采用新历史主义的叙事笔法,达到了诠释学的效果:文本突破了儒史学者在善恶、功罪、是非的二元思维限制下有限看待俞大猷的视域,营造一种实事求是、史实的断层发现(事件断层和意义断层)、价值重估的现代语境以全新解读俞大猷。通过搜寻大量野史、笔记、书信、奏章,全面占有文献,发现了一个心性与人格具备“武圣”色彩的俞大猷。俞大猷在剿倭抚民中体现的家国情怀、道义担当、仁德化人、战略战术、无数军功以及诗文、道义文章一体符合古来衡量圣人的“三不朽”原则。这是诠释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