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玉米病毒病的鉴定及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Research progress on identification and taxonomy of major maize virus diseases in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顾天潇 冯陈尉 郭枭 花滟泓 贺振[1] 张坤[1,2] 陈佳欢 Gu Tianxiao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3]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扬州225009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9期1-9,共9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903764、3180169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编号:BK2022011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BK20180904);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植重2021-07);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编号:SJCX22_1792)。

摘  要: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病害种类复杂,其中病毒病害存在极大威胁,可能会导致玉米产量损失惨重,当前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高抗性品种,但该技术耗时费力,且依赖性高;在田间及时发现病毒病,尽早处理田间病株,是控制病毒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准确地识别玉米病毒病害,尽早进行检测鉴定并做出相关防治措施,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损失。本文归纳了我国玉米上的主要病毒病害,主要包括引发国内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红叶病、玉米鼠耳病以及玉米褪绿斑驳病的病原,归纳国内侵染玉米并造成危害的主要病毒,如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大麦黄矮病毒(BYDV)、黄瓜花叶病毒(CMV)等病毒,简述这些病毒的传播介体及主要传播途径,从源头上为预防玉米病毒病提供参考;同时整理相关病毒的基本信息,如病毒分类、病毒粒子特性、病毒基因组结构、病毒侵染植物后引发的症状等;旨在加深人们对生产上常见的玉米病毒病的认识和理解,以期为准确快速识别玉米病毒病提供参考,为田间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关 键 词:玉米病毒病 症状 病毒粒子 基因组结构 介体昆虫 传播途径 病害防治 

分 类 号:S435.131.4[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