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体昆虫

作品数:72被引量:34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太云贾东升闫凤鸣陈声祥叶健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西关中枣区枣疯病介体昆虫种类鉴定及种群消长动态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35期119-124,共6页翟颖妍 张锋 田天祺 杨艺炜 曹东平 洪波 
陕西省林业科技创新计划专项项目“陕北枣区枣疯病介体昆虫鉴定与传毒机制研究”(SXLK2021-0213);陕西省厅市联动重点项目“设施果蔬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应用”(2022GD-TSLD-57)。
为预防和控制陕西关中枣区枣疯病,明确枣疯病潜在的介体昆虫种类,确定主要叶蝉的种群消长动态,于陕西省大荔县3块枣疯病发病严重的枣园,利用黄板诱捕法,从2022年4—10月对枣园的潜在介体昆虫进行调查和鉴定,并基于16SrDNA基因对昆虫枣...
关键词:枣疯病 叶蝉 植原体 介体昆虫 种群消长动态 陕西关中地区 
植物病毒操控介体昆虫行为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南方农业》2023年第18期105-108,共4页李尧 厉欣怡 瞿泽 相颖 
2018—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灰飞虱E3泛素连接酶在水稻条纹病毒调控介体寄主定向行为中的功能研究”(31801732)。
已知85%的植物病毒病经介体昆虫在植物寄主之间流行,造成每年约4 000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植物病毒的流行速度和危害范围往往取决于介体昆虫的行为、分布等生物学特性。研究植物病毒操控介体昆虫现象和机制,将为研制绿色新型农药提供理...
关键词:植物病毒 介体昆虫 昆虫行为 生物学特性 植物病毒-介体昆虫互作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综述呼肠孤病毒操控介体昆虫自噬过程达到持久传播的新机制
《山东农药信息》2023年第4期23-23,共1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微生物学进展(Trends in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Plant reoviruses hijack autophagy in insect vectors”的论文,系统阐述了多种水稻呼肠...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 呼肠孤病毒 介体昆虫 植保所 监测与防控 植物病毒 病毒病害 
蔬菜传毒介体昆虫与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
《长江蔬菜》2023年第15期57-59,共3页韦慧明 何可 陈慧 苏小茴 庞彦 韦开军 邓思 咸宇甜 
柳州市财政支农项目(柳农政发[2021]31号)。
蔬菜病毒病是令菜农闻之色变的严重病害,传毒介体昆虫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单一方法难以有效防治,通过物理、生物和农业等一系列综合性、系统性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防控蔬菜传毒介体昆虫和病毒病。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 传毒介体 病毒病 有效防控 传播途径 蔬菜 菜农 有效防治 
陕西延川枣区叶蝉种类鉴定及其种群消长动态与传播枣疯病潜在介体叶蝉筛查被引量:2
《应用昆虫学报》2023年第3期980-989,共10页陈玉鑫 刘瑞昌 刘锦春 陈秀琳 李伯辽 李广伟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JS148);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般项目-农业领域)(2022NY-129);服务地方企业横向项目“沿黄枣区枣疯病媒介昆虫调查及防控研究”。
【目的】明确陕西延川县枣区叶蝉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筛查携带枣疯植原体的潜在介体叶蝉,为预防和控制枣疯病在陕北枣区的蔓延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捕法调查枣园发生的叶蝉种类及主要种类的种群消长动态,以枣...
关键词:枣疯病 植原体 叶蝉 介体昆虫 种群动态 
我国主要玉米病毒病的鉴定及分类研究进展被引量:1
《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9期1-9,共9页顾天潇 冯陈尉 郭枭 花滟泓 贺振 张坤 陈佳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903764、3180169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编号:BK2022011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BK20180904);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植重2021-07);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编号:SJCX22_1792)。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病害种类复杂,其中病毒病害存在极大威胁,可能会导致玉米产量损失惨重,当前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高抗性品种,但该技术耗时费力,且依赖性高;在田间及时发现病毒病,尽早处理田间病...
关键词:玉米病毒病 症状 病毒粒子 基因组结构 介体昆虫 传播途径 病害防治 
介体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终极帮凶
《农药市场信息》2023年第7期63-64,共2页张金平 
在人类和动植物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像人和动物一样,植物除了受到细菌和真菌的侵扰外,也会感染致畸、致命病毒。植物病毒具有繁衍速度快传播途径广、为害损失重等特点,是造成粮、油菜、果等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的-...
关键词:植物病毒病 介体昆虫 为害损失 病征 作物产量和品质 细菌和真菌 传播途径 人和动物 
马铃薯应对马铃薯Y病毒与非介体昆虫胁迫的植物激素水平和基因表达变化被引量:1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3年第2期167-178,共12页葛洋 仲键 张亚东 何小丽 刘力宁 Asim MUNAWAR 毛黎娟 祝增荣 徐毅 周文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243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1FZZX003-02-10);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C04007);浙江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SJS201915)。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及其非介体昆虫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是世界马铃薯产业的重要病虫害,为探究PVY是否影响马铃薯对马铃薯块茎蛾的生理响应,本研究分析了马铃薯块茎蛾在PVY侵染和健康对照植株上的生长表...
关键词:马铃薯 马铃薯Y病毒 马铃薯块茎蛾 协同处理 生理响应 
介体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终极帮凶
《农药市场信息》2023年第8期63-64,共2页张金平 
昆虫传播病毒的耐力与方式昆虫所传播病毒的持久性(昆虫在病株上获毒后,保持传毒能力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差别。根据昆虫获毒后传毒期限的长短,可分为三种类型。
关键词:植物病毒 介体昆虫 传毒 持久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揭示植物病毒诱导介体昆虫不完全自噬持久传播的机制
《山东农药信息》2023年第1期43-43,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PLoS Pathoge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induces incomplete autophagy for persistence in gut ...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 植保所 监测与防控 病毒病害 介体昆虫 创新团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