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厚铎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法制与新闻》2022年第4期76-79,共4页Law and News
摘 要:中国古代,在人的体肤上刺字是“刑”,称之为“鲸刑”或“墨刑”。到了现代,同样在人的体肤上刺刻,名称改成了“刺青”或“文身”;颜色也不再只是黑色,而是变成以青色为主的多种色彩。当然,并非刑罚的“刺青”或“文身”,中国古代也早已有之。《史记》《战国策》就有太伯、仲雍文身断发以融入当地民众的记载。那时,“文身”是一种身份的标志。从古至今,世界各地的“刺青”或“文身”有着各不相同、不断变化发展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这已成为专门的学问,故不敢多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2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