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忠”的概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凭 

机构地区:[1]枣庄学院档案馆,山东枣庄277160

出  处:《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5期28-30,共3页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忠”,其基本意涵应为“忠实之心”,涉及的是普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忠实之心”运用于君臣关系上,就产生了“臣德”与“君德”。由孔子到荀子,“忠”的政治意味渐浓,然而不变的是,“忠君”并不意味着顺从君主的私意。作为臣德的“忠”需要以礼、义、德等标准为实践的准则。

关 键 词: 君臣 儒家 春秋战国 

分 类 号:B2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225.04[历史地理—历史学] K231.04[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