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天桥大鼓的演出形态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薛舒丹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  处:《四川戏剧》2023年第3期100-104,共5页Sichuan Drama

摘  要:初版于1936年6月由江湖艺人创作的《江湖丛谈》一书提及了其时北京天桥大鼓的三类曲种——梅花调、梨花调和西河调以及与之对应的室内外演出场地,即戏园和大型游艺场、落子馆、露天演出场地。通过对这三类大鼓及其演出场地的考察,可以勾勒出清末民初天桥大鼓平民取向与艺术探索兼具的演出形态。天桥大鼓的演出场地并非严格固定,而是随艺人技艺的发展与谋生的需要互相流动。

关 键 词:天桥大鼓 梅花调 梨花调 西河调 演出形态 

分 类 号:J826[艺术—戏剧戏曲] 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