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秀 鲁鹏[2] 李有利[1] 莫多闻[1] 顾万发 刘晴日 郭爱伦 陈盼盼[2] 王辉[4] 田燕[2] 汪旭 胡亚毅 张吉钦 王振 罗全星 许俊杰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2]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 [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450000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5]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450000 [6]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5期1115-1127,共1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YFC1521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71002、41971016、41671014和U20392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9ZDA227);郑州地区环境考古研究、河南省数字环境考古特聘研究员项目(编号:210501002);河南省科学院科技开放合作项目(编号:210901006);河南省科学院科技智库项目(编号:210701002)资助。
摘 要:“古国时代”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位于黄河中游的河南巩义双槐树仰韶文化遗址是古国时代重要的都邑性聚落.其规模宏大,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化,在早期中国占据着重要地位,考古学家一般称之为“河洛古国”.“河洛古国”的兴衰演化对于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的衰落过程一直备受关注.双槐树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环境考古研究过程中,在遗址内发现并识别出多处古地震相关遗迹和同震变形,包括地震液化、边坡崩塌和地裂缝,以及地震造成的大量房屋倒塌和墙体歪斜.炭屑定年揭示地震年龄约5.0cal ka BP.结合地震液化分布最远距离经验公式,初步推测地震的最小震级为Ms5.9~6.0.这次破坏性地震深刻影响了双槐树遗址早期文化的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河洛古国”史前都邑的衰落.
关 键 词:双槐树遗址 河洛古国 仰韶文化 地震考古 地质灾害
分 类 号:P315.9[天文地球—地震学] K878[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