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15000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11期1851-1853,共3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基 金:湖南省常德市科技局指导项目(2020ZD94)。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发病形式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9月我科收治的发病24h内2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时间是否明确,分为醒后卒中组与非醒后卒中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卒中危险因素、梗死灶分布、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OAST)卒中病因分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静脉溶栓率、机械取栓率、脑出血转化率。结果:28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醒后卒中68例(23.94%),两组患者高脂血症、房颤、mRS评分>2分比例、TOAST分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脑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NIHSS评分、静脉溶栓率、机械取栓率、脑出血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后卒中患者高脂血症、房颤、心源性卒中比例较非醒后卒中更高,两组有相似的疾病严重程度、梗死灶分布、超早期治疗方案及出血转化风险。
关 键 词:缺血性脑卒中 醒后卒中 危险因素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临床特点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