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上锦南府医院血液内科,四川成都611730
出 处:《陕西医学杂志》2023年第6期723-727,共5页Shaan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四川省医学会科研课题(2019TG20)。
摘 要: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HSC)采集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对其采集时机选择的影响。方法:收集进行PBHSC的淋巴瘤患者107例,根据淋巴瘤的诊断情况又将患者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79例)和霍奇金淋巴瘤(HL)组(28例)。比较不同淋巴瘤患者的基本资料和采集结果。分析影响淋巴瘤患者采集结果的因素。分析产物中CD34^(+)细胞计数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CD3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确定采集时机。结果:107例淋巴瘤患者共进行359次造血干细胞采集,NHL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D34^(+)细胞计数明显高于HL组(均P<0.05)。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D34^(+)细胞计数是影响淋巴瘤患者PBHSC采集结果的独立因素(均P<0.05)。进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D34^(+)细胞计数逐渐增大,在动员4~7 d达到最大值,接近一个稳定期,之后呈下降趋势。产物中CD34^(+)细胞计数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D34^(+)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335、0.324、0.321,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D34^(+)细胞计数预测采集最佳时机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04和0.854,具有一定预测准确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CD34^(+)细胞计数>2×10^(6)/kg为最佳采集时机的计数范围。结论:采集物中CD34^(+)细胞产量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D34^(+)细胞计数的关系密切。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CD34^(+)细胞计数来指导PBHSC采集时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0.23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