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宝 Sun Bao
机构地区:[1]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出 处:《文学遗产》2023年第3期76-87,共12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南北朝选官制度与文运兴变研究”(项目编号16BZW047)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东西魏至周陈文坛具有地域性、流动性和争鸣性的鲜明特质,严羽提出“南北朝体”说,用以概括这一时段文坛的整体性特征。在“后三国”的政治、文化语境下,徐陵禅代撰作主要分为政务性文书与交际性文书两类。前者多为“国家大手笔”,呈现了“南北朝体”宏大叙事的多元手法;后者主要是私人化创作,蕴含了“南北朝体”文人乱世求存的复杂心态。徐陵的禅代撰作作为“东南之秀”的代表,与温子昇、魏收、邢邵等北地名家的文书佳构一起为隋唐树立了定声谐韵的楷则。从“南北朝体”的视域出发,不仅利于以相对宏通的眼光考察徐陵禅代撰作的文体特征和时代价值,也利于发挥徐陵禅代撰制的样本功能,借以揭示南北朝后期文坛的南北融通与一体化趋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