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年第3期449-452,共4页Modern Medical Image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GIST)的CT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分析。方法:以40例小肠GIST患者为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确诊。40例患者接受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小肠GIST的影像特征及其与病理危险程度的关系。结果:病灶位置:远端回肠2例(5.00%)、十二指肠21例(52.50%)、空肠2例(5.00%)、小肠肠管向延续并向肠腔内或外突出15例(37.50%)。病灶直径:40例患者病灶直径1.01-19.21cm,其中直径≤5cm者17例(42.50%),直径>5cm者23例(57.50%)。病灶形态:25例(62.50%)患者病灶形态规则,并且可见清晰的边界;15例(47.50%)患者病灶形态不规则,与相邻组织的界限不清晰。病灶密度:MSCT平扫显示,18例(45.00%)患者密度均匀,22例(55.00%)患者密度不均匀。病灶强化:增强扫描显示26例(65.00%)患者病灶强化明显,14例(35.00%)病灶强化不明显;16例(40.00%)病灶的呈现均匀的强化,24例(60.00%)患者病灶强化程度不均匀。按照NIH危险程度分级:40例患者高度危险27例(67.50%)、中度风险6例(15.00%),低度极低度风险7例(17.50%)。不同危险程度患者病灶的形态、密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IH危险程度与病灶形态不规则及密度不均匀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MSCT扫描GIST的特征具有一定特异性,肿瘤的密度及形态与危险程度存在联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