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域下中泰电影的符号建构与想象空间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and Imaginary Space of Sino Thai Fil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dent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静雅 Zhu Jingya

机构地区:[1]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23年第3期65-68,共4页Movie Review

基  金:2020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政治认同视阈下的当代中国国家仪式研究”(项目号:QN202002);2021年云南财经大学校级课题“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学生主体性研究”(项目号:2021B04)阶段性成果。

摘  要: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本身即是以符号来进行的影像化叙事,也强调着要以不同的符号来建构不同的想象空间,继而以专属某一民族文化历史的想象空间来强化特定群体的文化认同。基于不同民族文化历史背景的电影生产,自然而然地会以独特的文化标志与影像内容来凸显自我意识和自我身份。

关 键 词:文化历史背景 文化认同 想象空间 视听艺术 自我意识 特定群体 自我身份 符号建构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