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翰麟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长春130024
出 处:《教育科学论坛》2023年第13期75-80,共6页Education Science Forum
摘 要:课桌是学生最为常用的教学器具,它也是特定教育环境当中直接与学生个人相联系的重要教育资源,附有使用性与教育性双重属性。教室空间中的课桌形制与组织方式反映了在特定环境下课桌所承担的教育规训与价值暗示,体现出教育过程当中教育主体之间的权利分配关系以及各自的角色地位,其本质是“规训”思维的教育观念的显现。而学生课桌文化则是产生于课桌之上的特定文化形态,其背后的行为逻辑折射出当下的教育现状,也反映了学生对于“教育规训”的抵抗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课桌文化的产生不仅仅反映着当下的学情状况,同样也暗示着“规训”思维下教育观念所面临的革新与转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