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创新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红勤[1] 

机构地区:[1]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出  处:《文化产业》2023年第17期127-129,共3页Culture Industry

基  金:2020年度北京市教委社科一般项目“校企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职业院校主体责任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M202010858001)。

摘  要:服务社会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2015年12月底,教育部在其印发的重新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因此,很多高校图书馆结合所处地域的特点、社会需求,发挥自身资源特色、专业优势,做了大量服务社会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学校借助区位优势,在制度保障、工作磋商、经费保障、双向监管四个方面创新机制,从对接政府部门,借力社会组织,组建信息员队伍,举办资讯大讲堂,编发行业资讯刊物,开展信息素养培训六条路径探索实践,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方面取得了实际成效。相较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区域社会的联系更为直接紧密,与区域经济社会也融合得更加广泛深入。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比普通高校图书馆具有更大的优势,也更加便利,同时,其也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和责任。

关 键 词:区域经济社会 信息资源优势 普通高校图书馆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高校图书馆服务 信息员队伍 正常工作秩序 行业资讯 

分 类 号:G25[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