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璐瑶 Chen Luyao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7期157-159,共3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电视节目不再受到推崇,面对不断变化的媒介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单一的节目形式显然已经不足以激发大众的兴趣,因此,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一些新颖的节目形态。与此同时,公众渴望传媒能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并且创造一个公开讨论的空间,类型融合的电视节目为大众的话语权提供了一个场域。在布尔迪厄看来,实践是场域、惯习、资本三者共同构建而成,这与当下电视节目形态的嬗变不谋而合。文章基于文献分析方法,辅以人工阅读和研判,加之对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解读,对当下的电视节目进行考量与分析。得出布尔迪厄所提出的“场域”的四大特性印证了多元的节目形态构建话语场的策略,以及在不同节目的场域中,根据场域内行动者的身份与象征,行动者会对节目内场域的“文化资本”进行争夺与分配。这都对话语空间有极大的影响。同时,在建构话语场时沿用了惯习的历史性,引导着大众话语权的未来走向。因此作者提出必须重新审视电视节目场域当中的话语建构,从场域理论角度重新评估和研究当下的电视节目等建议,旨在对当下电视节目的话语权争夺与把握作出深入的解析,剖析各个节目话语场的建构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