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惠琳
机构地区:[1]三亚学院,海南三亚572000
出 处:《戏剧之家》2023年第16期64-66,共3页Home Drama
基 金:三亚学院人才引进项目“美育教育背景下崖州民歌在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建设的方法与途径研究”,项目编号:USYRC22-21;2023年海南省教育厅项目资助“非遗视角下海南崖州民歌的音乐形态研究”,项目编号:Hnky2023-41。
摘 要:海南省拥有大量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共拥有1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便是极具特色的海南传统民族音乐之一。作为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崖州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丰富的题材,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崖州民歌主要流传于今乐东黄流、三亚崖城等地,发展至今依然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演唱形式。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特别是文化自信理念的推出,给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崖州民歌在世代相传中形成与保留了最具民族特色的音乐精髓。本文将结合《送别歌》《梁生歌》《审情》三首短小的崖州民歌代表作来展开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