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启耀 Deng Qiyao
机构地区:[1]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第3期40-52,共13页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与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1&ZD1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由于时局之变而导致旧礼被废止、旧体制内人员被遣散下放的事,在历史上屡屡发生。以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梵乐为例,作为皇家礼乐的大相国寺佛乐,因皇家的消失而流落民间,由礼入俗,从礼乐蜕变为俗乐,势所必然。正因为这种为生存而转型的文化适应,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因原有生存空间的被挤压而消失,一旦有合适的机会,以俗复礼便成为可能。在复礼时,时代之俗的嵌入、世俗观念和世俗知识对礼乐的影响不可避免。虽然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推动下以俗复礼成为可能,但时间流逝,物变境迁,原有礼制、乐僧和当代受众,已经不可能再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完全复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一厢情愿,而在守正基础上的功能转化与创新发展,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也就成为文化变迁的事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