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农业农村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2023年第6期284-292,共9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基 金:科技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2xjkk0404)。
摘 要: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来探讨莱菔子的抗菌作用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以及GeneCards数据库获得莱菔子发挥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以及潜在抗菌靶点;利用Cytoscape3.8.0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并使用STRING数据库以及Cytoscape3.8.0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选择最佳的结合靶点。结果显示:莱菔子14个活性成分作用于36个抗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8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4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芥子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亚麻子油酸等成分与细胞肌动蛋白基因(ACTB)、一氧化氮合酶基因(NOS3)等关键靶点有较强亲和能力。本试验结果表明,莱菔子可能通过参与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PI3K-Akt)、钙离子信号通路等发挥其抗菌作用,体现了莱菔子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抗菌分子机制,为进一步阐明莱菔子抗菌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2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