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对接

作品数:6826被引量:17380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徐筱杰吴嘉瑞张燕玲曹洪玉郑景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丁苯酞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5年第30期6466-6473,共8页张鑫 郭宝娟 徐慧鑫 沈玉珍 杨晓帆 杨旭芳 陈培 
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2023-KYYWF-0936),项目负责人:陈培。
背景:丁苯酞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研究证实其在帕金森病中具有保护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探讨丁苯酞的保护机制。方法:①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实验:利用数据库筛选丁苯酞的作用靶点及帕...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帕金森病 丁苯酞 氧化应激 信号通路 工程化组织构建 
透骨消痛胶囊异病同治关节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5年第24期5093-5101,共9页林亦欣 王文义 雷晓庆 马德尊 黄艳峰 付长龙 叶锦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02836),项目负责人:叶锦霞;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发展基金项目(CKJ2023004),项目负责人:付长龙;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X2023023),项目负责人:叶锦霞;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J01137),项目负责人:叶锦霞。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透骨消痛胶囊在临床上不仅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也有较好的疗效,但目前对其“异病同治”3种骨关节疾病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通过整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分子动...
关键词:透骨消痛胶囊 异病同治 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整合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分子动力学模拟 工程化组织构建 
扎那米韦类衍生物的分子对接、3D-QSAR和分子设计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3期367-374,共8页施建成 赵丹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3GXNSFAA019019)。
探讨扎那米韦类衍生物对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的抑制作用,为新的NA抑制剂的研发和设计提供有用的结构信息,进而对流感病毒的新药研发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选取22个扎那米韦类的合成化合物为配体,与PDB(protein data bank)数据...
关键词:扎那米韦衍生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分子对接 3D-QSAR 分子设计 
海洋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5年第17期3713-3723,共11页赖越 林轩 徐淼 刘欢 沈剑粦 黄文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301785),项目负责人:沈剑粦。
背景:海洋中药为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了一种潜在有效且不易产生不良反应的方法。目的:应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并探讨中医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治疗...
关键词:骨质疏松 海洋中药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研究山茱萸防治冠心病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
《邢台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82-95,共14页冯庆梅 
2023年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AMPKα2/PINK1通路研究山茱萸防治冠心病心力衰竭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H2023108006)。
为探究山茱萸防治冠心病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通过文献研究和swissADME筛选出山茱萸中高类药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推测山茱萸防治冠心病的核心化学成分、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并将核心化合物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山茱萸...
关键词:山茱萸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萜烯类化合物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生脉散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
《临床合理用药》2025年第11期1-3,7,F0003,共5页程巧巧 张蓉蓉 陈莉 朱锦芝 毛士龙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6DZ192010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生脉散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和TCMID数据库检索生脉散的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获得其作用靶点,筛选出疾病靶点和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交集靶点,进行...
关键词:生脉散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筛选马氏珠母贝肉酶解产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食品科学》2025年第7期143-150,共8页夏小雨 温财兴 曹文红 秦小明 李钰金 林海生 陈忠琴 郑惠娜 朱国萍 高加龙 
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9);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30906164548720);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紧缺人才项目(鲁发改动能办[2024]658号)。
本研究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为蛋白配体,分析马氏珠母贝肉蛋白酶解产物(protein hydrolysate of Pinctada martensii,PHPM)超滤组分与配体的结合情况,利用质谱鉴定结合肽...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酶抑制动力学 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降糖三黄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4期946-955,共10页郭丹仪 顾颖敏 林琬宜 张嘉怡 朱章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2174284)。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降糖三黄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使用TCMSP、SwissADME、ETCM 2.0、BATMAN-TCM、化源网、化学专业网站、SwissTargetPrediction及Uniprot等数据库和平台,识别和筛选降糖...
关键词:降糖三黄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炎症 氧化应激 新生血管生成 作用机制 
莲须的抗氧化效果及作用机制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25年第2期638-646,共9页张蕾 杨越 潘明月 徐萌 李小雨 吴禹岐 李金旭 
黑龙江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批准号:1453PT004;1453QN028);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LH2022C100);牡丹江师范学院项目(批准号:MNUQN202301;kjcx2023-119mdjnu)。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莲须抗氧化的分子机制,并通过实验体外验证莲须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莲须的抗氧化作用主要依赖于MAPKs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调节;莲须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
关键词:莲须 抗氧化 抑菌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紫铆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99-104,133,共7页刁寒 李申奥 郭杰 李辉南 张颖 孙天威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项目重点学科专项(TJWJ2022XK016);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2JCZDJC00250)。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紫铆素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紫铆素的潜在靶点,并在GeneCards数据库中筛选与OP相关的靶点,最终获得60个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
关键词:紫铆素 骨质疏松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