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惠绵 Li Huimian
机构地区:[1]台湾大学中文系,中国台湾
出 处:《戏曲研究》2023年第1期30-53,共24页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基 金:专题研究计划“沈宠绥《度曲须知》注释”(2006-2008)、“论沈宠绥运用韵书诠释昆腔度曲之多重面向”(2020-202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前言戏曲剧种可从三方面考察,其中以演唱之腔调为基准而命名的剧种,谓之“腔调剧种”或“声腔剧种”。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江苏娄江人魏良辅(约1526—约1586)以昆山腔为基础,广汲博取,融合南北曲唱腔的优点,创发“水磨腔”。①此后,凡以昆山腔演唱的戏曲,称为“昆剧”或“昆曲”。昆山腔虽属南曲,由于宋元戏文和明传奇中仍有北套或南北合套,加之水磨调盛行于剧坛,歌者亦以昆腔唱北曲,形成“昆唱北曲”之风潮。故属于“声腔剧种”的昆腔,可唱南曲与北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