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  

On Shen Chongsui Using Rusheng Tone in Hongwu Zhengyun to Distinguish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of Shuimoqiang Tun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惠绵 Li Huimian

机构地区:[1]台湾大学中文系,中国台湾

出  处:《戏曲研究》2023年第1期30-53,共24页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基  金:专题研究计划“沈宠绥《度曲须知》注释”(2006-2008)、“论沈宠绥运用韵书诠释昆腔度曲之多重面向”(2020-202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前言戏曲剧种可从三方面考察,其中以演唱之腔调为基准而命名的剧种,谓之“腔调剧种”或“声腔剧种”。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江苏娄江人魏良辅(约1526—约1586)以昆山腔为基础,广汲博取,融合南北曲唱腔的优点,创发“水磨腔”。①此后,凡以昆山腔演唱的戏曲,称为“昆剧”或“昆曲”。昆山腔虽属南曲,由于宋元戏文和明传奇中仍有北套或南北合套,加之水磨调盛行于剧坛,歌者亦以昆腔唱北曲,形成“昆唱北曲”之风潮。故属于“声腔剧种”的昆腔,可唱南曲与北曲。

关 键 词:沈宠绥 戏曲剧种 魏良辅 水磨腔 昆山腔 隆庆年间 南北合套 明代嘉靖 

分 类 号:J617.5[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