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山派教派属性及其道法特征  

The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ushan Ritual Tradi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建兴 Huang Jianxing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3期218-228,共11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2021年度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项目“陈靖姑信仰与区域文化的生产与建构”(JSZM2021014)阶段性成果。

摘  要:闾山派历史文献和源流传说故事均形象地透露出教派法师的自我身份认可和教派归属,其“驱邪赶鬼”的法事传统也显示了教派的巫法本色。但是民间闾山派道坛往往集多种教法于一体。基于其与道教的密切关系,不少地区闾山派道坛呈现出典型的“道法二门”形态,道坛法师可以在法场仪式中自由地转换教法身份,交叉运用道教科仪与闾山法术,甚至形成无缝链接。然而由于传统闾山派与道教的联结只是在各地零星自发进行,通过地方法师与道士的行法实践逐渐交叉互动,并未形成大规模系统的运动,再加上缺乏高道的介入和权威经典的编撰,因此各地闾山派与道教复合的方式相异,程度比重也有所不同,二者在宇宙论和鬼神观上也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关 键 词:闾山派  道教 道法二门 

分 类 号:B933[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