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布莱恩·理查森 尚必武[2] Brian Richardson;Shang Biwu
机构地区:[1]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马里兰20472 [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出 处:《学术论坛》2023年第2期73-82,共10页Academic Foru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西方叙事学前沿理论的翻译与研究”(17ZDA281)。
摘 要: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不仅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故事相对直接,轨迹容易辨识。与之相左,非自然叙事挑战、跨越或拒斥现实主义叙事的诸多规约甚至全部规约。实际上,判别非自然叙事的一个根本标准就是其对模仿规约的违背,此类规约支配口头自然叙事、非虚构文本、并试图模仿非虚构叙事规约的现实主义作品。叙事理论若要发展成为一种综合全面的理论,就需要将非自然叙事的独特实践纳入考量范畴。通过扩展故事/话语的概念,我们既可以公正地对待那些偏离传统叙事实践的非自然叙事文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非自然叙事的虚构性本质。与现实主义文学力图掩盖其人为性的本质不同,非自然叙事文本极力彰显反模仿性,凸显文学的虚构性本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9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