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芯瑶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黄河之声》2023年第6期158-161,共4页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摘 要: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即使需要遵循并较大程度上传达出一度创作时的音乐本体特征,仍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出表演者们进行二度创作时的个人色彩与时代特征,从而赋予作品以生动的乐思与鲜活的灵魂,这亦成了同一乐曲不同版本音乐表演观的研究肇始。随着20世纪以来的“西乐东渐”,大量的西方音乐作品流入我国。《图画展览会》诞生于强调个性、不受形式束缚的19世纪初期,众多音乐家都对其进行演奏、改编。在文化大交流的背景下,电子管风琴这一西方乐器也在我国得到了较之从前更为宽泛的传播,但这一西洋乐器相较于钢琴,在大众视野中的接受度与流传度却并不乐观。本文即从音乐实践环节中“表演美学”的构筑出发,比较该曲的钢琴演奏版本与电子管风琴演奏版本,旨在展现音乐表演作为“中介环节”的意义体现——传达创作思想并保留时代特色、融入个人风格并满足审美享受。同时,期望通过展现作为现代乐器的电子管风琴对于古典乐曲的改编与配器,从而拓宽听众对于这一乐器的音乐审美和接受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