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向振[1] 徐才丹 郑远思 Li Xiangzhen;Xu Caidan;Zheng Yuansi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出 处:《民间文化论坛》2023年第3期80-91,共12页Folk Culture Forum
摘 要:2022年,中国民俗学继续保持稳中向上的发展趋势。从该年度民俗学学术作品来看,当前国内民俗学研究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民俗学理论和民俗学学术史讨论方面有所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此类话题的讨论;第二,有关民俗学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文化建设的讨论明显增多,民俗学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联系越发紧密;第三,国外民俗学学术作品的译介增多,既有国外学者理论探索的论著,也包括不少国外民俗事象或民俗事件的个案性文章;第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数字民俗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事象,这是响应朝向当下和转向日常生活研究的民俗学的学术实践。除以上趋势和特点,当前民俗学研究还存在元理论讨论不足、基于知识生产的民俗学史讨论有待深入、民俗学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拓展方面有待提升等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