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柯伟明 应泽园[2] Ke Weiming;Ying Zeyua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510275 [2]中山大学历史学系,510275
出 处:《民国档案》2023年第2期79-89,共11页Republican Archives
基 金:北京用友基金会“商的长城”重点项目“近代中国商人包税史料整理”(项目号:2021-Z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清末民初,广东包税盛行,主要采用私商认包和招商投筒(投标)包税的方式。1920年以后,在投筒包税的基础上,广东兴起一种当众出价竞投的包税形式——明投包税。广东明投包税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旨在减少政府招商包税带来的风险,保障政府获得较多的税收收入。承商公司是广东明投包税的主要承担者,1930年代政府对承商公司的管理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压缩了包税商的获利空间。不过,由于具有相对的制度优势,在其他地区的包税制趋于衰落之时,广东明投包税制度仍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在税收征收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