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阙勇[1] QUE Yong
机构地区:[1]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重庆401520
出 处:《继续医学教育》2023年第4期145-148,共4页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摘 要: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和甘露醇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于2020年11—12月期间收治的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n=200)用甘露醇行肠道准备,观察组患者(n=200)用聚乙二醇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符合要求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排便次数以及结肠镜检查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对比: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符合要求率为83.0%(166/200),其中1级有77例,2级有89例,3级有30例,4级有4例;对照组患者肠道清洁符合要求率为72.0%(144/200),其中1级有61例,2级有83例,3级有43例,4级有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23/200),恶心呕吐患者有16例,腹痛患者有6例,虚脱患者有1例;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68/200),恶心呕吐患者有37例,腹痛患者有24例,虚脱患者有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排便次数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排便次数为(6.46±0.75)次,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排便次数为(7.62±0.8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满意度为97.5%(195/200),对照组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满意度为84.0%(16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前,用聚乙二醇做肠道准备,其肠道清洁能力要高于甘露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排便次数少,安全性高,应用效果显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22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