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形态与文本阐释:苏轼制科进卷新解  被引量:3

Writing Forms and Textual Interpretation:A New Interpretation on Sushi's "Jinjuan" Writing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芊 Wang Qia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3年第6期55-69,共15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宋‘新子书’与古文运动研究”(批准号:21CZW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别集编纂及其文学观念研究”(批准号:21&ZD254)成果。

摘  要:苏轼制科进卷在宋代主要以《应诏集》的专集形态单行流传,后被书坊收入南宋蜀本“东坡七集”。其编纂形态受到制科选拔制度、别集编纂观念与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应诏集》的整体形态下,进卷展现出一以贯之的逻辑体系与思想宗旨。其结构线索表现为:进论首卷的统摄作用、进论借鉴史传“互见法”的观点布局、进论与进策的古今互文。然而到明清时期,以茅本为代表的“分体合编本”苏集将进卷的原始编次打乱,把它按文体与其他策论文混编重排。苏轼进卷的著述形态变异在唐宋别集编纂中并非个别现象。著作、书籍在成书及流传过程中的编纂刊刻形式等“著述形态”,代表了鲜活于生成语境的文体存在样态,对于作品的文本阐释、思想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文本阐释 制科 社会政治环境 蜀本 互见法 选拔制度 形态变异 流传过程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