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晓河[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四川戏剧》2023年第5期82-85,共4页Sichuan Drama
摘 要:关于周星驰版电影《大话西游》的阐释,很多都把重点集中在其电影艺术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上,对它到底描写了什么样的爱欲问题,凸显了什么样的爱欲思想的时代性困境,一直语焉不详。从中国当代爱欲思想谱系的视阈去回溯《大话西游》,可发现全片从男女复合视角书写了爱欲的悲剧性死结。一方面,全片的核心爱情故事其实是一个变心的故事,“变心”源于“人意之爱”向“天意之爱”的转换;另一方面,全片深刻解释了个体爱欲如何从“人意之爱”“天意之爱”最终走向“无爱”。由此证明,挚爱正走向虚无主义的当代爱欲困境其实在1990年代后期的爱欲叙事中就初现端倪。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