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霞[1] Zhao Xia
机构地区:[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
出 处:《少年儿童研究》2023年第4期89-97,127,共10页Children's Study
基 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儿童观的时代内涵”(项目编号:2022GHYB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儿童持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儿童观:在本质观上,坚持从人的本质出发认识儿童,主张儿童是主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在地位观上,高度肯定儿童的地位与价值,将儿童视为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权利观上,高度重视用法治保障儿童权益,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权利,促进儿童平等地享有权利;在发展观上,高度关心儿童的发展,坚持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目标,以儿童为本的发展原则,以实践为基的发展路径,以协同育人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以组织化为依托的培养模式,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新时代儿童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儿童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更加重视引导儿童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其优良品德,夯实儿童社会化的基础;更加突出儿童主体地位,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更加坚持儿童优先、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