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米海东
机构地区:[1]泰安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出 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年第16期I0009-I0010,共2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基 金:2021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跨尺度纤维增强高韧性超薄沥青磨耗层研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21B24)的研究成果。
摘 要: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为实现永续地、可持续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核心理念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目前,中国区域间低碳经济发展能力仍旧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协调性不足,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黄世坤在其所著的《中国低碳经济区域推进机制研究》一书中,对中国不同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论证指出区域差异化发展是中国低碳经济推进的必然道路,并基于低碳经济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本文参考书中实证数据与结论,梳理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表现,并就其差异形成原因展开分析,探索适应区域发展实际需求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关 键 词:低碳经济 区域差异分析 推进机制 适应区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环境与资源 区域差异化 低能耗
分 类 号:F124.5[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X2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