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强震破裂与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海兵[1,2] 潘家伟 王焕[1,2] 马晓丽 孙知明[3]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2]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江苏东海222300 [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出  处:《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3年第6期66-67,共2页Management And Research On 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基  金:研究成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破裂传播机制”(41830217);面上项目“龙门山断裂带假玄武玻璃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孕震区地震破裂机制”(419722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鲜水河断裂带带运动学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地震危险性评估”(42020104007);地质调查项目“青藏高原碰撞作用区域地质调查”(DD20190059);青藏高原二次科考“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专题(2019QZKK0901)等联合资助;项目主要完成人有李海兵、潘家伟、王焕、马晓丽、孙知明、刘栋梁、司家亮、卢海建、赵中宝、张蕾、郑勇、马绪宣、曹勇、陈鹏、焦利青、杨少华。

摘  要:由断裂活动引发的大地震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灾害中破坏性最大、影响范围最广且最难以预测和掌握的灾害.大地震发生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也是地震地质和地震物理学界一个长期富有挑战性的难题.近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开展了青藏高原周缘及腹地研究并取得系列重要创新成果.首次发现在浅部富流体的条件下断层泥发生摩擦熔融形成假玄武玻璃,颠覆了假玄武玻璃产生于4 km深度以下"干"的环境的传统观念;提出新生地震断裂在裁弯取直作用下形成宽泛的块体边界带的发震模式;确定了青海省门源6.9级强震浅表为缓倾角走滑逆冲断裂,提出浅表重力负荷变化可造成断裂结构面急剧变化的全新认识;准确评估了鲜水河断裂带未来强震危险区并得到验证.成果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22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关 键 词:地质力学研究所 鲜水河断裂带 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假玄武玻璃 强震危险区 断层泥 

分 类 号:P315.9[天文地球—地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