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

作品数:52被引量:42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龙门山假玄武玻璃铜多金属矿床汶川地震映秀-北川断裂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地质》《地质学报》《地质论评》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龙门山断裂带晚三叠世大地震的孕震深度和环境的岩石磁学证据
《岩石学报》2024年第12期3984-3997,共14页张蕾 李海兵 孙知明 周祐民 曹勇 王焕 郑勇 司家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62、42072240、41972229);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30);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业务费项目(J2403)联合资助。
假玄武玻璃可以形成于深部孕震带到近地表的不同深度,确定其形成深度对揭示断裂带力学性质和大地震孕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南段八角庙出露的晚三叠世假玄武玻璃及其围岩(碎裂岩和初碎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
关键词:假玄武玻璃 岩石磁学 孕震深度和环境 映秀-北川断裂带 
青藏高原大型地震断裂带的变形机制
《地球学报》2024年第6期854-870,共17页张蕾 李海兵 王焕 吴琼 杨少华 孙知明 司家亮 Marie-Luce CHEVALIER 曹勇 郑勇 潘家伟 刘栋梁 赵中宝 马绪宣 卢海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30312,42172262,42372266,42072240,42020104007,42272270,42374121);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240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21630)。
近年来,大震频发,地震发生机制和地震断裂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课题,而断裂带的变形机制,尤其是大型地震断裂带的变形机制是认识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发生机制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的最新...
关键词:断裂岩 变形机制 龙门山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带 青藏高原 
汶川地震假玄武玻璃的特征、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
《岩石学报》2023年第12期3833-3847,共15页王焕 李海兵 司家亮 裴军令 孙知明 张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229,42372266,41830217);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1)联合资助.
富流体的断层泥是浅部地震断层带中的特征岩石。一般认为,地震过程中摩擦热会导致粒间孔隙流体热膨胀增压,形成同震断层弱化(热增压机制),从而抑制摩擦熔融的发生。然而我们研究发现,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M_(W) 7.9)中断层浅部发生了摩...
关键词:假玄武玻璃 显微构造 摩擦熔融 富流体断层泥 汶川地震 
青藏高原强震破裂与传播机制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3年第6期66-67,共2页李海兵 潘家伟 王焕 马晓丽 孙知明 
研究成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破裂传播机制”(41830217);面上项目“龙门山断裂带假玄武玻璃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孕震区地震破裂机制”(419722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鲜水河断裂带带运动学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地震危险性评估”(42020104007);地质调查项目“青藏高原碰撞作用区域地质调查”(DD20190059);青藏高原二次科考“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专题(2019QZKK0901)等联合资助;项目主要完成人有李海兵、潘家伟、王焕、马晓丽、孙知明、刘栋梁、司家亮、卢海建、赵中宝、张蕾、郑勇、马绪宣、曹勇、陈鹏、焦利青、杨少华。
由断裂活动引发的大地震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灾害中破坏性最大、影响范围最广且最难以预测和掌握的灾害.大地震发生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也是地震地质和地震物理学界一个长期富有挑战性的难题.近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
关键词:地质力学研究所 鲜水河断裂带 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假玄武玻璃 强震危险区 断层泥 
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热年代结果及其对断裂活动的指示被引量:3
《岩石学报》2022年第11期3542-3558,共17页郑勇 李海兵 王焕 司家亮 张蕾 李成龙 张佳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240、41602218);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1);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J1901-3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30)联合资助.
中生代和新生代多期次的新老构造活动叠加造成了龙门山现今地震频发和复杂的构造格局。沿2008年汶川地震断裂带出露有多种断裂岩组合,为直接开展断裂带热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本研究首次尝试针对映秀-北川断裂带出露的假玄武玻璃...
关键词:断裂岩 热年代学 假玄武玻璃 多重扩散域 磷灰石裂变径迹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孕震区域流体行为被引量:1
《岩石学报》2022年第11期3559-3577,共19页李春锐 李海兵 司家亮 王焕 吴琼 张进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217、4197222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59);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1)联合资助.
震间期、同震期和震后期流体对断裂带物质的强度和运动性质起到重要作用。前人已识别出断裂带浅部区域流体对断层的弱化以及矿物沉淀导致的断层愈合,然而对于断裂带深部流体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深入了解孕震区流体行为以及地震成核过程...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孕震区 流体行为 方解石脉 石英脉 地球化学 
西藏羌塘裂谷带假玄武玻璃的发现及其岩石学特征与构造意义
《岩石学报》2021年第10期3131-3144,共14页王焕 李海兵 孙知明 何祥丽 刘栋梁 潘家伟 张蕾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217,41972229);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1)联合资助.
假玄武玻璃是地震过程中断层滑动产生摩擦熔融并快速冷却的产物,被誉为“地震化石”,记录了断层带内地震发生时的物理-化学过程的相关信息,是认识断裂活动历史的重要物质组成。本文以青藏高原腹地羌塘地块SN向正断层——东依布茶卡断层...
关键词:假玄武玻璃 显微构造 摩擦熔融 正断层 羌塘 地震活动 
龙门山汶川地震断裂带北川段岩石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变形行为被引量:3
《岩石学报》2021年第10期3145-3166,共22页李成龙 李海兵 王焕 张进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217,41972229);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1);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59)联合资助.
断裂带的岩石组成、内部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是认识断裂活动性质和变形行为的关键,而断层泥作为断裂带核部的重要物质,不仅影响断裂带强度,而且控制断裂的滑移机制。本文以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北川段沙坝探槽中的断...
关键词:汶川地震 断裂泥 变形行为 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 
大陆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以青藏高原为例被引量:56
《地质学报》2021年第1期194-213,共20页李海兵 潘家伟 孙知明 司家亮 裴军令 刘栋梁 Marie-Luce CHEVALIER 王焕 卢海建 郑勇 李春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30217,41672211,41941016);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90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190059);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编号GML2019ZD0201)联合资助的成果。
大陆内部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往往突显出复杂的、区域性的特征,很难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青藏高原是大陆构造变形的典型实例,具有不同构造变形的分区特征,不仅表现在物质组成、地形地貌和断裂组合等方面的不同,而且还表现出不同的地震...
关键词:大陆构造 构造变形 地震活动 地块 青藏高原 
2008年汶川地震断裂带北东段南坝地区岩石特征与内部结构被引量:5
《岩石学报》2020年第10期3192-3208,共17页李成龙 李海兵 王焕 张蕾 孙知明 张佳佳 云锟 张进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20104006、41830217);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59)联合资助。
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带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主发震断裂,它具有斜冲断裂的运动学特征(逆冲兼右旋走滑),其中南西段映秀断裂带以逆冲为主,而北东段北川断裂带以右旋走滑为主。断裂带的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的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
关键词:汶川地震 断裂岩 假玄武玻璃 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