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震区

作品数:40被引量:23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蔡静观陈绍绪单新建闫相相曹晋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北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地震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洋脊俯冲对智利三联点南部孕震区尺度影响的动力学模拟
《地震学报》2023年第3期521-537,共17页郭长升 孙鹏超 魏东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4115)资助.
智利三联点以北地震较多,智利三联点以南地震很少且热异常显著。为探究洋脊俯冲对由温度定义的孕震区的影响,以智利三联点区域的地质背景为基础建立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洋脊俯冲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将俯冲角度和汇聚速率等因素对孕震...
关键词:智利三联点 洋脊俯冲 孕震区 数值模拟 
2022年门源M6.9地震前孕震区跨断层形变异常特征及其机理被引量:2
《地震》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李媛 陈长云 李腊月 周伟 
震情跟踪定向任务项目(2023010217);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课题(FMCJ202302)。
跨断层形变测量在寻找地震前兆信息和强震预测预报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青海门源M6.9地震前,祁连山-海原断裂带上的跨断层短水准资料有着显著的前兆异常。本文基于截至2021年12月的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利用时序分析法、形变异常...
关键词:2022年门源M6.9地震 跨断层形变 异常特征 断层活动 形变机理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孕震区域流体行为被引量:1
《岩石学报》2022年第11期3559-3577,共19页李春锐 李海兵 司家亮 王焕 吴琼 张进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217、4197222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059);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1)联合资助.
震间期、同震期和震后期流体对断裂带物质的强度和运动性质起到重要作用。前人已识别出断裂带浅部区域流体对断层的弱化以及矿物沉淀导致的断层愈合,然而对于断裂带深部流体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深入了解孕震区流体行为以及地震成核过程...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孕震区 流体行为 方解石脉 石英脉 地球化学 
b值下降幅度与汶川M_(S)8.0地震孕震区的关系被引量:1
《地震地质》2022年第4期1046-1058,共13页陈丽娟 陈学忠 李艳娥 龚丽文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1025Y);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21Z16,DQJB22Z04);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青年基金项目(201901D211549)共同资助。
b值常用于评估区域应力水平。基于b值随应力升高而减小的理论基础,文中试图找出b值的下降幅度与汶川地震孕震区的关系。以汶川地震的震中为中心,选取10°×10°范围内2000年1月—2008年4月的地震目录,通过格点搜索法搜索出汶川地震前b...
关键词:汶川M_(S)8.0地震 格点搜索法 b值下降幅度 孕震区 
汶川地震前的b值变化被引量:54
《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第5期1874-1882,共9页史海霞 孟令媛 张雪梅 常莹 杨振涛 谢蔚云 服部克巳 韩鹏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774069,41404045,41790465);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2017YFC1500304)联合资助
Gutenberg-Richter定理给出了地震频度随震级的分布特征.大量研究表明频度-震级关系的斜率(b值)在大地震孕育的过程中会出现减小.为了考察b值在汶川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时间演化特征,本文尝试基于破裂断层选取研究区域,考察了2000年1月至2...
关键词:汶川地震 B值 地震活动性 孕震区 
GRL:整个喜马拉雅地区具备产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
《国际地震动态》2016年第11期2-2,共1页赵纪东 
印度板块在欧亚板块下方的俯冲形成了地球上最高的山脉,即喜马拉雅山。从西北到东南,喜马拉雅弧(Himalaya arc)绵延近2 400km,这与美国东部到美国西海岸的距离相当。喜马拉雅地区曾发生过一些全球最大的地震,例如2015年4月给尼泊尔造...
关键词:破坏性地震 GRL 喜马拉雅地区 印度板块 孕震区 欧亚板块 美国西海岸 拉雅 地质数据 瑞士洛桑 
卡斯凯迪亚孕震区板块界面成像:近海接收函数的新约束
《世界地震译丛》2016年第3期243-254,共12页helen a.janiszewski geoffrey a.abers 王奥星(译) 阮爱国(校) 黄忠贤(复校) 
国家科学基金(OCE-1334831和EAR-1147622)资助
在卡斯凯迪亚俯冲带,胡安·德富卡(JdF)板块向北美板块下方俯冲,有证据表明此处发生过震级约为9.0的强逆冲型古地震(Nelson et al,1995;Goldfinger et al,2003)。然而,事实上并没有用仪器记录到逆冲带地震,因此我们只能间...
关键词:北美板块 接收函数 孕震区 近海 成像 界面 俯冲带 古地震 
2010年河津M_S4.8地震前后单台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2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6年第1期8-14,共7页李丽 宋美琴 吴昊昱 李宏伟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青年项目(XH14010Y);山西省地震局青年科研项目(SBK-1412);2016年度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16010106)联合资助
在收集和整理2001年1月—2014年10月山西地区震相观测报告基础上,以2010年1月24日河津MS 4.8地震前后,山西南部4个记录震相数据连续性较好的地震台站(夏县、临汾、隰县、安泽)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台多震和达法,对波速比变化特征进行...
关键词:河津MS 4.8地震 波速比 孕震区 单台多震和达法 
基于GPS和DEMETER卫星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电子浓度异常变化研究被引量:1
《国际地震动态》2014年第7期45-47,共3页闫相相 
地震电磁现象的观测与研究是认识地球内部物质特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以及空间信号传播和介质特性变化的重要途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地震电磁信号在大气层、电离层的传播与耦合机制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发现美国阿拉斯...
关键词:地震-电离层 全球定位系统(GPS ) DEMETER 卫星 电子浓度总含量(TEC) 异常信息 统计分析 孕震区电场 
芦山M_S7.0强震前单台波速比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8
《地震学报》2014年第1期42-58,共17页王林瑛 李艳娥 郑需要 王生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11C09);地震局老专家科研基金"地震波速比时空演化场的分析研究"联合资助
在搜集和整理中国地震局四川数字地震台网2001年1月—2013年7月震相观测报告的基础上,采用单台多震和达测定法,重点分析研究了芦山地震前波速比时空变化特征.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所收集到的单台震相数据和计算结果的精度...
关键词:芦山Ms7 0地震 波速比 孕震区 单台多震和达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