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乃芳[1] 冯丽美[1] 张钰彬 ZHANG Naifang;FENG Limei;ZHANG Yubin
机构地区:[1]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
出 处:《高教论坛》2023年第6期115-120,共6页higher education forum
基 金:2022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逻辑理路研究”(22JDSZK011)。
摘 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的认知,是其价值观认知的重要内容。以京津冀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网络问卷调研方式,先后进行四次调研,主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榜样呈现出明显的高认知状态,充分反映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效果;同时,也有少量学生在价值观认知上的民族自觉程度有待提升;另外,教育者一方也显露出一些缺漏。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教育的民族性上,高校应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一体化培育网络;应用好大数据技术的力量;注重把学生的认知转而成为价值认同与践行,并进入思政课堂。
关 键 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榜样认知 民族性 社会网络分析法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