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易闻晓[1] YI Wen-xiao
出 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4期92-103,共12页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W011)。
摘 要:《文心雕龙·杂文》和《文选》对汉以降对问和设论的分类具有不同的层级,对问为大类,设论则为小类。设论具有言辞隐晦、诙谐自通的创作特点,出于个体面对现实的自我审察和理性思考。刘勰追溯汉以降设论于宋玉《对楚王问》,将楚辞、宋作视为对问并汉代辞章之源,确立对问和设论的辞章属性,显示对汉代文章的总体观念和文体流变的历时性视野。在辞章的总体观念中,对问、设论与赋都具有《文心雕龙·诠赋》所谓“遂客主以首引”的显著特点,故或视之为赋,但《诠赋》此语下句“极声貌以穷文”尤其彰显赋体和对问、设论的体制本质,则古今罕及。只是对问、设论异于大赋主物和骚体主情的人事铺陈,更多得自纵横谈说的影响,这是楚辞之外可以确指的另一源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