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保荣
机构地区:[1]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黄河学研究院,山东聊城252000
出 处:《中国美术研究》2023年第1期100-106,共7页Research of Chinese Fine Arts
基 金:山东省高校青创引育团队“运河区域文化艺术传承创新团队”资助。
摘 要:山东古代绘画史可谓是一个女性绘画缺席的历史。明清时期史书典籍中女性画家虽人数有所增加,但相对于男性来说,实属寥寥。绘画史论中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对于女性形象的漠视和无视,导致了学术研究中女性知识与女性话语的缺失。这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不足,源于社会性别制度对于女性的歧视,也与父权制为主导的社会现实、女性身份的依附性、对妇德的重视与强调、社会交游的受限等等有关,导致了学术界对古代女性绘画的选择性忽略。本文立足于明清时期山东重视妇德母教的文化背景下,分析在画史文献中女性画家相对集中、作品闺阁情怀表现明显、妇德和性别偏见依存对作品传播的制约,从而探究女性绘画在山东绘画史上的存在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6.8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