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
出 处:《艺术教育》2023年第7期157-160,共4页Art Education
摘 要:梅特林克的《青鸟》作为优秀的象征主义戏剧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再塑造性。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青鸟”这一相同的象征意象却分别指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核。作者选取苏联、非洲(作品内容)、美洲三地的代表性《青鸟》改编电影,试图去解码其象征意象,细读其文本,并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做进一步阐释。在对比分析的途径下,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联的特定美学符号、美国原生家庭的剧作外化,亦能体会到青鸟这一意象对于非洲黑人群体的反思与期许。更重要的是,它们充满着当代性,同时不乏反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