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CA125、CA19-9的变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美方 何晗 田广玉 邱志远[1]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肿瘤科,212002 [2]扬州大学附属江都人民医院医院肿瘤科,225200

出  处:《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3年第4期463-467,共5页Moder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基  金:镇江市社会发展项目(SH2022055);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院级科研基金(Y2019021—S)。

摘  要:目的观察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用药后肿瘤指标CEA、CA125和CA19-9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2月至2021年05月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6例胃癌肝转移患者,根据是否服用阿帕替尼分为实验组(38名)和对照组(38名)。实验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剂量从250 mg开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化疗。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RECIST1.1评估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计算疾病的客观控制率(ORR)和有效控制率(DCR)。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比两组的mPFS和mOS。同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指标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PR 16例,SD 13例,PD 9例,ORR为42.1%,DCR为76.3%。对照组患者PR 10例,SD 10例,PD 18例,ORR为26.3%,DCR为52.6%。实验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实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和中位生存时间(mOS)分别为5.4月和10.7月,对照组mPFS和mOS为2.8月和8.4月,实验组患者mPFS及mOS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19-9较治疗前下降,AFP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清中CA125较治疗前下降。用药后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乏力、腹泻、蛋白尿、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的效果优于单纯化疗,可明显提高ORR和DCR,并延长患者mPFS及mOS,且不良反应可控;血清CEA、CA125、CA19-9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FP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关 键 词:胃癌肝转移 阿帕替尼 肿瘤指标 无进展生存时间 生存时间 

分 类 号:R573[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