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实主义文艺中的心性论传统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一川[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58-60,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心性论与现实主义,分别偏重于主体的心灵状况和客体的真实状况,本来是中西方之间无甚关联的两个词语。但从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传入中国时起,它们就必然地发生了关联,呈现为一种跨越文学、戏剧、电影等多个艺术门类的共通思潮,因此有必要对其作简要梳理。心性论也称心学、心性哲学、心性智慧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注重个体德行修为的传统。尽管心性论传统中还存在儒家、道家和禅宗的心性论差异,但基本精神是清晰的:确认人的主体心性活动在其整个人生活动中具有优先性和主动性,是解决其他所有问题的中心和先导因素。

关 键 词:文艺思潮 中国古代哲学 心性论 现实主义 心性哲学 主体心性 优先性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