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星[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67-69,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戏剧《爱的徒劳》表达的是对以修辞术为代表的人艺的全面批判。此观点所反映出的,其实是20世纪60年代后形成的“语言悲观主义”倾向,即对语言的根本性质疑。但莎翁作品浸润在文艺复兴修辞文化中,不会对修辞有如此现代式的批判。笔者认为,《爱的徒劳》表达的不是对自然与人艺孰高孰低、修辞术孰好孰坏的判断,而是对一个看上去颇为浅显但实际直指修辞术本质之问题——何为有效修辞——的探讨。与此剧同期开始创作的《十四行诗集》(以下简称《诗集》)则反映出莎士比亚对有效修辞所进行的个人实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