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子臣[1,3,4] 陈震 管永祥 张岳芳 刘红江[1] 朱普平[1] 郑建初[1] 马艳[1,3,4] Wang Zichen
机构地区:[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2]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南京210029 [3]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滨海盐碱地)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14 [4]国家农业科学农业环境六合观测实验站,江苏南京210014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12期223-230,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编号:BE2019395、BE2018355-2);江苏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编号:2020-SJ-047-04-01)。
摘 要:为明确土壤改良基质对稻虾共作田土壤性状和稻虾生长的影响,采用稻虾共作水泥池模拟试验,以等量替换的方式设置不施化肥(CK)、常规化肥(CF)、无菌土壤改良基质替代30%化肥(NMOSF)、复合菌土壤改良基质替代30%化肥(MOSF)4个施肥处理,分析土壤改良基质施用后土壤性状、水稻产量、田面水质、克氏原螯虾生长指标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NMOSF、MOSF处理土壤总氮、总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均高于CF处理,土壤容重低于CF处理,其中NMOSF处理土壤总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增幅分别达15.7%、176.6%、19.8%,差异显著。但NMOSF、MOSF处理稻虾产量均显著低于CF处理,水稻分别减产19.0%、18.0%,克氏原螯虾分别减产55.8%、74.5%。克氏原螯虾成活率、产量与土壤改良基质施用后的田面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MOSF处理孕籽克氏原螯虾占比显著低于NMOSF处理。试验所用土壤改良基质对稻虾共作田土壤培肥有效,但等量替代30%化肥施用会造成稻虾减产,施用后田面水COD浓度升高和复合菌的存在是导致克氏原螯虾成活率及繁殖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土壤改良基质 稻虾共作 次生潜育化 复合菌剂 水稻产量 克氏原螯虾
分 类 号:X5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156.2[农业科学—土壤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6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