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师大学堂到学部:清末中央教育财政的形成  

Formation of Central Educational Finance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From 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 to Ministry of Academ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宝麟[1] Jiang Baolin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200235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1年第4期53-69,共17页MODERN HISTORY OF CHINA

摘  要: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既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同时担负教育行政之责,于经制财政外另立新的经费收支体系。1904年,总理学务处承接了大学堂的教育行政与经费管理职能。清廷于1905年底设学部以承担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学部成为新政背景下融合教育管理旧制、临时措置于一体的新型经制中央机构。教育经费体系经前期过渡,正式归入学部。由此,中央教育财政体系逐步成形,财政规模亦日渐扩大。在教育与官制改革的交互作用下,清末中央教育财政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外销与内销双轨财政体制并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大学堂经费体系与科举经费体系同时存在;二是“内销-外销”财政体系向“中央-地方”财政体系转型,大学堂经费与内销性质的科举旧款、外销性质的各省摊解款逐渐整合,并与各级政区相对应,形成“上下”层级的全国教育财政体系。中央教育财政体系的形成,是清末教育、官制与财政改革中交错互动关系的集中体现,折射出清末地方外销财政扩张与中央财政集权的悖反趋向。

关 键 词:京师大学堂 学务处 学部 中央教育财政 

分 类 号:F81[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