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德兴市人民医院,江西德兴334200 [2]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上饶334000
出 处:《吉林医学》2023年第8期2205-2208,共4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运动神经电生理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患者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43例PD患者为探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按照Hoehn-Yahr(H-Y)分级不同将43例患者可分为PD早期患者23例(早期组),中晚期患者20例(中晚期组)。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行电生理检查,检查完成后,观察运动神经末梢潜伏期(LP)及其波幅,比较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波幅。观察43例患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损害,并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法对PD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晚期患者运动神经末梢LP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中晚期组患者的运动神经波幅更低;中晚期患者的运动神经末梢波幅、感觉神经SCV、感觉神经末梢波幅明显低于早期组患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有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高龄、中晚期、高血糖、使用高剂量抗PD药物例数明显高于无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中晚期、应用高剂量PD药物是诱发周围神经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易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特点为运动神经末梢潜伏期长、波幅低等,中晚期患者的周围神经损伤更为突出,且应用高剂量PD药物的患者诱发周围神经损害的风险较高。
关 键 词:帕金森病 运动神经电生理特征 周围神经损害 高剂量帕金森病药物
分 类 号:R742.5[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1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