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会[1] 蔡骐[1] Yuan Hui;Cai Qi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21年第7期48-62,共15页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亚文化传播机制与引导研究”(项目编号:18ZDA313)的研究成果。
摘 要:“草根逆袭”在媒介平台的流行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媒介通过四种话语模式抽象再现了这一现实议题。其中,奋斗话语、时势话语和才能话语分别侧重“草根”逆袭的不同原因,励志话语成为它们的共同底层逻辑。话语结构方面,逆袭话语始终围绕“草根/精英”、“逆/顺”和“袭/非袭”三组二元对立而展开,结构中的缺席概念和隐含关系才是各种在场意义的生成条件,话语所服从的权力秩序正是藏匿于这些被遮蔽的内容之中。从话语实践的角度看,“草根逆袭”是新闻生产者根据稳定的范式,对现实材料进行的象征化抽离和结构性改写;逆袭话语本质上仍是对传统鸡汤文化的承袭。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话语来源并反作用于社会现实,虚幻乌托邦背后的意识形态将“草根”个体询唤为主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实践,并由此实现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